主内容開始
Header Banner

2024年3月

17歲初戰亞運的感動

李紫桃  – 田徑運動員

疫情後社會復常的2023年是一個令我大開眼界,亦感觸良多的一年,其中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亞運會給予了我很多的「第一次」 – 第一次打破青年紀錄、第一次加入接力隊、第一次住進選手村、第一次出戰成人的亞洲級比賽。

田徑運動員李紫桃以17歲之齡初踏亞運會。(相片提供:港協暨奧委會)

李紫桃以17歲之齡初踏亞運會。

(相片提供:港協暨奧委會)

女子4x100米接力隊讓我去年有幸以17歲之齡首次踏上亞運會舞台,這是我小時候看着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電視直播時未曾想像過的事。我期待這個珍貴的機會,能與各國的精英一同比賽、能親眼看到家傳戶曉的運動員、能遠赴異地體驗不同的運動文化。然而,賽前的這份期待並不比擔憂多,儘管已經有四個月的接力訓練培養默契,慢熱的我依然會擔心和隊友的相處;幾個在亞運前的比賽我未能發揮得最好,亦讓我對自己的狀態抱着質疑;賽前兩星期膝蓋意外受傷,腫痛令我迫不得已中斷訓練一星期,耽誤個人練習進度,也影響團隊交接棒的熟練度。

帶着憂慮,我來到杭州。記得200米單項和接力賽時,在線道上準備中的我發現場內觀眾不論國籍、是否認識我、或者我的成績好壞,都會由衷地為我鼓掌和打氣。張望遠處,還見到熟悉的港隊隊友向我豎起大拇指,都讓我會心一笑。平時比賽途中,所聽到的聲音都是混亂和嘈雜的,但這次在200米彎道出直路那一剎間,我能聽到我的名字叫喊得特別響亮。第一次在眾多目光注視下比賽,我難免緊張,備賽的不順利也使我膽怯,但身邊的人總是以他們的方法溫暖着我。

香港女子4X100米接力隊,在杭州亞運會得第四。

香港女子4x100米接力隊,在杭州亞運會得第四。

當接力比賽結束時,我不禁流下眼淚,一方面是因為我未能表現得最好而感到可惜,另一方面是因為比賽短暫且一瞬即逝而感到不捨,四年一度的比賽,我不甘帶着遺憾離開。雖然感傷,但靜下來享受場內氣氛時,一切漸漸拋諸腦後,令我釋懷。完成比賽後,我走到觀眾席支持隊友。入夜後「大蓮花」(田徑項目比賽場館)的花瓣隨燈光效果變色,出戰決賽的運動員在線道登場前,場館燈光瞬間熄滅,一片漆黑,只剩下觀眾席上一點一點的電話燈,其後兩盞大燈從遠處打在運動員身上,他們眼神堅定,就像心裏有着一個信念且毫不猶豫,他們滿溢的自信與怯場的我成了極大的對比。觀眾如雷的掌聲和吶喊歡呼聲此起彼落,介紹完所有運動員後,場館燈光重新亮起,比賽正式開始。第一次置身於如此隆重的盛事,心裏那刻的沸騰是刻骨銘心的,那刻的激動是畢生難忘的。

以前,我在青年賽中參加較多比賽項目,賽程也較緊湊,所以當我完成最後一個項目時,也意味整個賽事即將結束。那時日復日的比賽,身心俱疲,賽事過後我只想回家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和吃我心心念念的甜品。但這次亞運會不同的是,我有機會作為觀眾去欣賞一個高水平比賽,讓我看見自己與其他運動員的差距,更讓我收穫自我反思的一刻。我明白不論是能力和心態的調整,自己的水平跟一個全面的精英運動員仍然遙遠,就算有幸參加亞運會,見識過浩瀚,其實我依然是渺小。放下過往的成就,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願有日我也能在亞運會決賽的聚光燈下成為焦點。踏入18歲之年,我希望自己能謹記亞運會當日那份感動,在田徑場上保持初心,無論前路如何崎嶇和迷惘仍能堅持做自己喜愛的事。18歲的我不單想跑更快的步,更想跑更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