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劉鑾雄慈善基金國際科學研討會
體育科學專家探討新興科技如何提升運動表現
香港體育學院(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左五)、劉鑾雄慈善基金國際科學研討會(研討會)籌組委員會主席兼精英訓練科技總監蘇志雄博士(左一)與研討會主持人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系主任劉永松教授(左三)和香港骨科中心骨科專科醫生林國基醫生(左六),及講者包括新加坡體育理事會運動生物力學學家李如忠博士(左二)、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運動及體育活動學院體育工程研究中心總監Steve Haake教授(左四)、(左七起)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心理學系情感、認知及個人特質研究中心總監Cathy Craig教授、日本國立運動科學中心運動科學系研究員兼副總監宮地力先生、韓國體育科學學院運動科學及機械科的韓國國家隊(劍擊)統籌主任Tae-Whan Kim博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體育工程研究中心總監陳騏先生、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潘頌欣教授,以及香港體育學院運動生物力學及科技中心高級運動生物力學副主任朱栢強先生合照。 更多
香港體育學院舉辦的劉鑾雄慈善基金國際科學研討會一共吸引了超過200名體育策劃及行政人員、科研及培訓專業人士,以及運動愛好者參加。 更多
二零一三年國際科學研討會剛於上周末(三月十五日及十六日)於香港體育學院(體院)圓滿結束,吸引超過200名本地及海外體育界人士參加,當中包括體育策劃及行政人員、科研及培訓專業人士,以及運動愛好者。 研討會由體院主辦及由劉鑾雄慈善基金贊助,今年以「提升運動表現的新興科技」為主題,多位來自英國、韓國、新加坡、日本、中國內地及本港的資深體育專業人士擔任講者。參加者均表示研討會內容充實,當中應用在運動上的科技方面資料新穎,使其獲益良多。 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表示:「研討會是一個極佳的平台,讓與會者交流及分享提升運動表現的最新科技及資訊。」 研討會由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運動及體育活動學院體育工程研究中心總監Steve Haake教授揭開序幕,他就「科技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分享其見解。Haake教授舉例說明了多年來運動上使用的科技有何改變,以及現今的科技如何著重於收集數據和分析。他又向與會者介紹了倫敦2012奧運英國隊為備戰奧運而研發的運動表現分析系統。 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心理學系情感、認知及個人特質研究中心總監Cathy Craig教授在會上討論了「感知如何指揮動作:以運動及健康引例」。在演講中,Craig教授提及到虛擬現實是了解運動中的感觀和動作的完美附屬品,並舉出例子說明。 日本國立運動科學中心運動科學系研究員兼副總監宮地力先生介紹了「SMART運動影像資料庫系統」,並展示了它如何支援頂尖運動員。宮地先生表示,SMART系統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大支援頂尖運動員的影像資料庫,有助精準地觀察運動動作。 隸屬韓國體育科學學院運動科學及機械科的韓國國家隊(劍擊)統籌主任Tae-Whan Kim博士就「劍擊技巧的原則與劍擊表現的生物力學臨場應用」這個講題,分享了提升韓國劍擊運動員動作和身體平衡的科技。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體育工程研究中心總監陳騏先生則闡述「訓練與測試的統一」。陳先生強調訓練與測試統一的重要性,並講述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如何研發微型化數據收集儀器和配件,以解決研究員所面對測試儀器太大、太重的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潘頌欣教授透過「提升運動表現的人體傳感網絡」這個講題,讓與會者明白人體傳感網絡的概念,以及人體傳感網絡應用於檢測動作和測量生理參數等活動的進展。 除了分析與運動相關的理論和概念,是次研討會也向與會者介紹了不少現今體育界正使用的嶄新技術和器材。此外,研討會的第二天舉辦了多個工作坊,讓與會者有機會參與討論和作測試。新加坡體育理事會運動生物力學學家李如忠博士就主題「攔截三維與二維影像對手:視覺搜索和反應時的差異」作出探討。香港體育學院運動生物力學及科技中心高級運動生物力學副主任朱栢強先生透過講題「精英體育的動作分析應用」,講解如何透過紅外線動作捕捉的技術,協助分析運動員的動作。 國際科學研討會獲得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香港物理治療學會、美國體適能總會、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以及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香港澳門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分會全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