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内容開始
Header Banner

運動醫學教育系列手冊 III - 肩部勞損

返回教育手冊

引言

肩關節勞損比急性創傷更為普遍,一些需要把上肢猛力提高及轉動的運動,例如:上手擲球、游泳及抬高手擊球等,都有機會導致肩關節勞損。

img

病理成因

肩部勞損包括肩部肌腱炎、肩關節不穩定及肩撞擊綜合症。這三種問題的發病原因與病理是相關連的,三個症狀也可能同時存在。

肌腱炎

因二頭肌長肌腱、背闊肌、胸大肌、大小圓肌、三頭肌及岡上肌腱過度緊張而引起。

肩關節不穩定

重複猛力抬高上肢 (擲球) 或極度拉扯的動作 (游泳) 可能會把下關節囊及韌帶拉傷,令肱骨頭不能安穩地座落於關節盂的中央,容易引起肩撞擊綜合症。

肩撞擊綜合症

當上肢抬起時,位于肱骨大結節處的肌腱及軟組織被擠軋在肱骨及喙肩弧之間,運動員在長期訓練過程中經常重複上述的動作,有可能使有關的肌腱及軟組織發炎受傷,筋腱或關節囊充血及水腫會令喙肩弧的空間更為減少,引起痛楚,使肩關節的正常生物力學特徵受到干擾,導致肌肉功能受抑制(因為痛楚)而產生代償動作或姿勢。

誘因:

主要因素 -

1. 肩部運動幅度過大
2. 動作力度過大
3. 肩部動作頻率太高

 

次要因素 -

1. 訓練及體能狀態不佳
2. 動作錯誤
3. 肌肉力量不平衡
4. 關節過緊或過鬆
5. 姿勢不正確

治療原則

在開始任何治療前,請先諮詢醫生和物理治療師。

第一階段 - 減輕痛楚與炎症反應

  1. 休息 - 停止會引致肩痛的動作。

  2. 冰敷 - 首 24-28 小時內,每天三至四次。以冰外敷患處,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

  3. 藥物 - 醫生會視乎情況,指示服用止痛或消炎藥物。

  4. 物理治療 - 一般包括手法治療及電療,作用主要為消炎止痛及鬆弛肌肉痙攣等。

第二階段 - 康復訓練

  1. 物理治療的目標主要在於令肩關節恢復原來的活動幅度、肌肉力量及耐力,另外,肌肉的控制、姿勢及技術等都應注意。

  2. 運動要在無痛的幅度範圍進行,特別要注意的是旋袖肌及胸胛肌的控制而並非單是訓練力量,有需要的時侯,治療師會利用黏膏帶及生物反饋器幫助運動。

本文由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員及科研事務科運動醫學部提供作參考之用。

查詢資料,請聯絡運動醫學部
電話:2681 6134